一、生活艰苦,却一师多职,自编教材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颠沛流离,还有生活的艰辛。学校避难山区小镇,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经费。由于战时国家财政本来就困难,不说增加,就是拨汇也往往不能按时, 中断一个月、十几天是常态。即使按期汇出,由于交通阻塞或当地银行缺少现钞,也不能稽来付领,而物价不断上涨,货币贬值,往往亏损甚巨。其次是个人家庭入不敷出, 如舒信伟一家七口,子女正在读书,当时校长月薪为 180 元、津贴 360 元、课贴 20 元, 计560 元,据1943 年3 月5 日上埠乡公所公布的部分市场物价为茶油9.2 元/ 斤,猪油8.8 元 / 斤,黄椒干 18.4 元 / 斤,身为校长数年来也不得不靠典当补贴家用。战时学生是按来自沦陷区、游击区、国统区为标准,享受膳食补助。1938 至 1939 年,来自战区的每人每月 30 元,共 7 名,游击区的每人每月 15 元,共 13 名,但沦陷区、游击区、国统区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学生生活也更为困难。按规定,国家每月供应教职员、学生糙米每人 15 斤,食盐每人半斤,不足部分只能去市场购买。尤其是盐,根本无法保证供应, 因为沿海盐无法输入,萍乡本地不产盐。师生想办法开荒种菜,教职工家属养鸡、鸭、猪, 以补生活。 1934 年,实施高初级班“三三”学制。据 1943 年 4 月 7 日学校调查表记载:1943年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有高级班、初级班各 3 个,高级班学生 43 男 3 女,初级班学生95 男 8 女,共 149 人。教师 12 人,需要开出玻璃、燃料、陶瓷、化学分析、陶瓷实验、物理、西画、图案、耐火器、化学、中国画、陶画、国文、历史、地理、体育等 23 门课程。有 7 位教师周学时 18 节。校长舒信伟也有两门课,周学时 6 节。教务主任戴亮侪四门课,周学时 12 节,当英语老师空缺,他上英语,史、地教师离职,他又顶替史、地课。 战时小镇上埠缺乏教材,即使萍乡县城、省城南昌要挑选合适教材都很艰难,专业教材更是难上加难,教师不得不自己动手自编教材。戴亮侪一家四口挤在十几平方的狭窄的民房内,只有子女睡后,他才能伏在小桌上,在无罩的煤油灯下编写教材,政府供应的粮食不足半月就吃完了,只能自己在民间买红薯等杂粮充饥。深夜,师母一碗米汤、一只烤红薯就是他最好的夜宵。在这样的环境下,戴亮侪先后编写出《初级陶瓷学》《燃料学》《矿地学》《陶瓷原料》《陶瓷制造法》《陶瓷实验》等教材。 二、师生爱国,捐款捐物,送审校训、校歌 自 1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发行国民公债、飞机捐款和寒衣捐款等,生活虽然艰难,但师生爱国热情不减,于 1937 年 10 月 13 日上缴认购救国公债款 145 元,11 月 5 日补送 129 元 4 角,12 月 1 日又补缴 236 元,共计 509.25 元,寒衣捐款 192.04元,全校师生送出慰问信 343 封。 1939 年 7 月 7 日,遵令呈送校训,更正校歌歌词,校训仍为“诚朴恕毅”,更正歌词抄录如下: 匡庐毓秀,彭蠡清幽,我省陶瓷冠全球,改良国产,革新除旧,学术道德须兼优。利用学生,端赖我辈,作砥柱中流。 快起来,光阴不我留,集思广益,勤进修。艰苦卓绝,悉心研究,事业不成誓不罢休。矢志忠信,风雨济同舟。 三、为联络校友感情,发展中国陶业,成立新校友会,六刊同学录 学校毕业同学会创立于 1930 年。同学录初刊于 1917年,再刊于 1920 年,以后 1924 年、1926 年和 1929 年各刊一次。自 1930 年以后,屡有刊同学录之意,终因学校三度迁校而搁置。迁至萍乡上埠镇以后,与萍乡瓷厂汇集一地,校企同学欢欣活跃,遂发起成立新的校友会,六刊同学录之举。 因为学校对以前毕业的同学的姓名、地址缺乏详细的调查和妥善的保存,更因战局关系,各教职员与同学变更职业、变迁住址尤多。所以同学会创立后,第一件事是在各有繁重工作、忙里偷闲的环境下,寄函各地广为调查。历经数月,陆续有各地同学复信,然后叠集成册,付诸印刷,同时希望以同学会为总捩,在各个产瓷区成立同学会或支会,把会员在各地的原料实验、研究原理以及产业进展的情形,报告总会,总会集其大成,付诸刊印,公诸同好。所以毕业同学会不单纯为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组织,更具有精研学术、互相观摩、共同发展中国陶业的意义存在。 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毕业同学录于 1941 年 1 月由毕业同学会编辑出版,六刊同学录由前任校长张浩、邹如圭和校长舒信伟分别撰写序言,内容有现任和前任教职员名单,有学校至 1940 年 45 届毕业生 659 人和分校 1920 年至 1935 年毕业生 91 人的姓名、别号、籍贯、住址、毕业班次、毕业时间等信息。
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毕业同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