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企亲如一家 学校学生的工厂实习,低年级在本校实习工厂进行,第一学期不分制瓷、绘瓷,实习内容同一,第二学期则依学生兴趣选定一种,以后不能更改,以便专一、熟练。高年级为培养技师及管理骨干人才,实习内容包括原料分析、坯釉颜料的配制,还有绘瓷、烧窑等。高年级实习均在萍乡瓷厂进行。考核工厂实习成绩则根据质与量两个方面,视其实习品的多寡及技术之精细而定成绩。实习品之售价,除酌量收回成本外,概归学生。学生汪大纲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瓷厂是陶校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慢慢地对整个生产流程和各种加工工艺都比较熟悉,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那时陶瓷生产大都用手工辘轳,只有电瓷厂生产实现了机械化,用一台内燃机带动天轴,再用皮带带动各种辘轳,使我初步获得了机械生产的知识。此外,看工人们用巧妙的双手生产各种精美的艺术陶瓷也非常有趣。工人们很多都认识我,让我自己动手操作。我记得做过一个瓷盆,完成了全部工艺,最后还送进瓷窑烧成了成品。 “实习设备实为职业学校之命脉”,萍乡瓷厂的实习设备和陶瓷种类堪称当时中国一流。据黄尚仁《江西陶瓷沿革》介绍,1938 年至 1940 年,萍乡瓷厂有煤窑两座,柴油发电机一部,粉碎机三部,压榨机一部,泥浆吸桶及吸水机三部,球磨机、搅拌机三部, 电动辘轳 20 部,脚踏鼓风吹釉机等已稍具现代瓷厂之雏型。萍乡瓷厂以电瓷生产为主, 兼顾美术瓷。美术瓷产品为瓷板挂盘、花瓶及雕塑等细工陈列品。普通瓷部分分设园器、脱胎、琢器,制造各种饮食用品。 萍乡瓷厂除安排高年级所有实习科目外,还成为学校毕业生的蓄水池,尽量吸收毕业生担任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经过实际锻练后,再支援各地。毕业生谢谷初、汪珏、方时经过萍乡瓷厂的实际工作后,去了湖北恩施创办瓷厂,黄履行去了四川,熊全去了广西搞陶瓷。吸纳高年级同学实习对于萍乡瓷厂而言,不是包袱,而是帮手。 萍乡瓷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如汪璠、邹如圭、汪琛、潛方鸿等也到学校兼课,大大充实了学校的师资队伍,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校企结合,亲如一家,是因为厂里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或曾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或是学校历届的毕业生,或是从赣东北来,亲不亲故乡人,同为天涯沦落人,这种亲缘、地缘关系和相同境遇,使大家本来不是一家人也是一家人。 二、人才荟萃,短暂繁荣 偏僻的上埠镇由于厂校同在,而出现了历史少有的人才荟萃。陶校的舒信伟、戴亮侪、江澐、诸昌言、李树成、范烱、刘序芳,瓷厂的汪璠、张浩、邹如圭、彭友贤、汪琛、彭绍虞、邹中兴、邹奎元、张修誉、曾聚进、邹建金、胡虎臣、邹义芳、谢谷初、张圣兴、晏清、戴春秋、邹敏瑶、刘自立、余昌俊、陈细涛等都是业界精英,其中留日七人、留法一人,如同当年的广西桂林一般,人才济济。 在这样一批精英的共同努力下,萍乡瓷厂充分利用当地的瓷石、耐火泥改进了白釉配方,配制出颜色釉、龙泉釉、牙白釉,产品深受大众欢迎。积极实验煤窑烧成,初步掌握了煤窑烧成规律,采用机械辘轳等推动了技术创新,使萍乡瓷厂形成了年产电瓷200 万至 250 万件、美术瓷 2 万件、普通日用瓷 60 万至 80 万件的生产能力。全厂职工达到 320 至 400 人。产品销售至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国统区。1939 年,瓷厂获利 2.018 万元,1940 年为 6.13 万元,1941 年为 6 万元。这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满足了老百姓生活的需求,带动了上埠的个体生产,使一个小镇呈现出短暂的繁荣。 三、日寇侵扰,陶校迁往景德镇 1944 年长沙沦陷,日寇企图打通湘赣线,危及萍乡。6 月中旬,战场已至萍乡境内, 陶校整日闻得炮声隆隆。学校与教育厅的联系中断,经费枯竭。6 月 15 日,学校决定将学生疏散回家,教职员就近投亲靠友,图书仪器、校具因无经费转移,只能将重要公文及表册暂寄到山里同学家中。6 月 22 日,萍乡县城沦陷,下午 4 时,寇兵已至南溪畈田一带,距离学校仅仅 5 至 6 公里。学校剩下的教职员和学生于 23 日凌晨经山口岩避入武功山下之大安里,校内只留一老年教工照应。山口岩,顾名思义,两重大山夹一条河,半山腰有一小道进出大安里,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谷。大安里离上埠约 20 千米, 有良田沃野。后来日寇占领上埠,驻扎一天后撤走。不到一个月,寇军二进上埠,但终未敢入山口岩进大安里。舒信伟带领师生和贵重的仪器集体逃亡。教职员多是一家大小,因为没有车, 又无钱雇轿、请挑夫,每天步行三五十里,一路颠簸,行至宜春已无钱糊口。师生议论请求校长变卖学校实验室的白金坩埚,以充行资。此时舒信伟正患病在床,高烧不退,心急如焚。他极力劝说教职员变卖私人财物,维持生计,另对夫人说:“白金坩埚是我的生命,决不能卖掉。”他决定先把自家值钱的东西,甚至为大女儿准备的嫁妆一一变卖,用以接济实在困难的师生。在他的行动的感召下,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磨,大家陆续回到上埠,学校已凌乱不堪。因匆忙避难,教职员的家里也已经洗劫一空。学校停课,萍乡瓷厂停工,万般无奈,舒信伟去了当时江西省政府的流亡地泰和,坚决要求辞去校长职务。鉴于当时江西只有一所陶校,瓷业对于江西经济举足轻重,省教育厅提议将陶校迁往景德镇,与浮梁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合并。至于校长人选,按惯例,专业学校校长须由专业人员担任,当时江西留日学窑业的有张浩、邹如圭、舒信伟、汪琛、汪璠五人,其中张浩年愈七旬,邹如圭年愈六旬,舒信伟56 岁,汪璠 39 岁,最年轻,于是张浩、舒信伟推荐汪璠任校长。1944 年 10 月 28 日,由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提议,经 1708 次省务会议决定:舒信伟辞职照准,遗缺拟以汪璠充任,改校名为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迁校景德镇。
关于两校合并迁至景德镇的批文和任命汪璠为校长的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