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培养一代一代“珠山八友”,浮梁人创办县立饰瓷初级职业学校 景德镇五方人口杂居,浮梁籍人少,清代曾有“而今尽是都鄱,本地窑户有几家” 的说法。清末形成的都邦、徽邦、杂邦,浮梁列入杂邦,但仍为杂邦中的少数。 在景德镇,“十里长街半窑户”,陶业人口居多。由于历史的原因,陶业界对陶业教育都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新学初创时还进行抵制,这样办陶业教育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浮梁人的肩上。1915 年,竟成小学曾办过一期饰瓷班,人数不足 20 名。1924 年, 时敏小学也办过一期饰瓷班。 20 世纪 20 年代末,景德镇曾一度废镇设市,名曰景德市。鉴于国家和江西急需建设人才,鼓励办学,省教育厅曾一度借镇改市之机,拟将市立中学改为陶业学校,以利于陶业发展和学生就业。后因战争于景德镇及周边地区而搁置。因为浮梁人在景德镇的人逐渐增多,景德镇的陶瓷教育机构均非浮梁人所建,浮梁籍人士则抓住镇改市之机,商办陶校事宜。1931 年,办一所饰瓷职业学校的主要倡导人是项缦卿 [1]。1931 年初,项缦卿回家过年,拜访者接踵而至。一次,冯渊、方大瀛、金宏度、汪乃斌、方云峰等浮梁教育界名流同来拜年,项倡议办陶业学校,项缦卿说了两点:一是省立陶业学校迁景计划告吹,二是浮梁人有自己办陶业学校的条件。他认为,职业学校可先办条件较为具备的饰瓷班,“珠山八友”在景德镇影响大,师资力量足够,应培养一代一代的“珠山八友”。 1915 年,景德镇多件艺术瓷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浮梁知事陈安为授意吴霭生、王琦成立瓷业美术研究社,以促进画艺之发展。1926 年秋,吴霭生病逝。10 月,北洋军阀孙传芳所属刘宝堤师兵败过境景德镇,将美术研究社精品洗劫一空,该社不宣而散。1928 年,时局逐渐稳定,由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毕伯涛、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何许人等八位情投意合者相约每月十五日集会,名曰“月圆会”。珠山是景德镇的象征, 故八人雅称“珠山八友”。在我国古代文坛上,有所谓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扬州八怪等名人组合,若以当今的流行说法叫“朋友圈”。“珠山八友”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圈, 他们的陶瓷艺术展现出新的风貌。“珠山八友”中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系陶校毕业生。 当时,办初、中级职业学校要由县政府专文呈报,经省教育厅批准。但这件事是浮梁籍人士悄悄商议的,不希望客籍人插手,因而没有经过县政府,而是采取浮梁籍教育界人士联名上书省教育厅的方式,由项缦卿去省里活动。联名信由冯渊起草,大家签名盖章后,项带走。1931 年 5 月 1 日,省报上披露:全省职业教育会议曾有筹设陶业学校之举,该镇教育界联名具呈教厅,请在该镇设立职业学校一所,省厅同意在景德镇设立职业学校。信息公开后,浮梁县长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浮梁人去办。1931 年 9 月, 江西省教育厅正式下达关于建立陶业学校的批文,学校设在浮梁人办的绍文小学内,名称为“浮梁县立初级饰瓷职业学校”。 二、办学经过与师资队伍 1931 年秋,首届招收高小学毕业生一个班,近 20 名学生。首任校长为冯渊 [2]。不久,冯渊调县教育科任科长,方大瀛 [3] 继任。1933 年初,初职从绍文小学迁出,借用原江西陶务管理局旧址(莲花塘今景德镇宾馆新楼 ),此时有三个年级,共 43 名学生, 13 名教师。1934 年夏季,首届毕业生 11 人毕业,其中升学者 2 人,留校 3 人,从事小学教育 2 人,其余 4 人均在瓷业界服务,就业情况尚佳。秋季招生 29 名,到校上课的,一年级 11 人,二年级 17 人,三年级 14 人,共 42 人。方大瀛调任浮梁民众教育馆任馆长后,汪乃斌 [4] 任校长。他心性平和,办事周密,校务娴熟,任职后校务循序渐进,教职员也通力合作,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1934 年冬,江西省陶业管理局成立,初职校址交还,学校迁回绍文小学,绍文小学则迁回旧城。1935 年,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从鄱阳迁来景德镇,浮梁教育事业由专署直接办理。专署要求景德镇中学与浮梁县立初级饰瓷职业学校合并,成立浮梁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二校合并后有饰瓷学科和初中两部分,委派王纲[5] 为校长。王纲提出添办成瓷专业,将饰瓷单科变为饰瓷、成瓷全科。成瓷设备由时任教务主任的汪乃斌承办。学校一面增添设备,令汪乃斌从上海购进发电机、辘轳车、粉碎机等一批成瓷机械建立校办工厂,不久又建窑厂,另一面招收成瓷科学生,使学生在校人数发展到 103 人、教员 19 人。当年《江西地方教育》以《景德镇陶瓷职业学校校务猛晋》为题作了报道。任命一位浙江籍校长,对由来已久的浮梁地方派系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但王纲毕竟人孤势单,顶不住一些人的排斥,任职不及一年,只好辞职走人。初职发生“校长危机”,第五区专员认为,县立学校不是私立,不同意浮梁人任校长而选择了汤有光。汤有光 1936 年接任,1939 年离职,最后还是把校长一职让给了浮梁人。至 1944 年底,担任校长的有汪乃斌、金宏度、曹五藩、方大瀛。 在初职任专业课的教师有毕伯涛、方云峰、汪大凡、汪野亭、张志汤、程意亭、方大瀛、吴延琛等。任过文化课的教师有张士华、项振东、严明、方大舒、潘放若、王雍容等。 三、陶瓷绘画重在科技与艺术的兴趣,力求现代化 初职 1935 年以后虽设立成瓷专业,但时间不长,学生很少,一直以饰瓷专业为主,学生多为浮梁籍,景德镇客籍学生也有。学生不收学费,每人每学期收杂费 2 元、图书资料费 1元、学生自治会会费 0.45 元、制服费 3.5 元。 课程分普通学科、饰瓷专业学科和实习课,注重实际操作实践。一年级普通科目、饰瓷科目,实习时数各占三分之一;二年级实习时数增加到二分之一;三年级普通科目 , 饰瓷科目,实习时数各占三分之一。饰瓷科目的教学,中国画注重山水、花鸟、英雄、美人,西画、图案以风景、花果、日用杂品及各种图案为主,注重色彩调和,时代表征, 装饰的合理。中国画、西画、图案教学要求富有民族传统、家国思想,以促进复兴民族。因此当年绘瓷绘画教师的示范作品和学生作业的题材多为“陶侃运甓”“卧薪尝胆”“闻鸡起舞”“投笔从戎”“画获传经”等。 1933 年,《江西教育》第七期刊登省教育厅督学视察该校的《视导报告》称,“对于校务循序渐进,颇称勤奋,教职员亦能通力合作,勤修厥职,各处布置,整齐清洁”。报告认为,关于课程的规定,与部颁规定基本一致,学校出品尚佳,售品无多,在瓷品上充满科技及艺术兴趣之点缀,而力求中国瓷品之现代化。报告同时指出,学生实际作业时间仍欠充分,尤应增加去校外工场见习,增加实际经验等等。 1935 年,省督学欧阳魁视察该校后认为:“学生绘画成绩颇佳,学生出品出售后除归还成本外,每人每月可获四五元至十元之盈利,足供一年之费用,殊为可嘉。校舍环境在景德镇而言尚佳,惟缺乏自修室,礼堂亦狭小,房屋尚感不敷应用,图书仪器俱感缺乏,应逐渐设法购置。各科各年级学生除饰瓷科一年级外,均少且无一女生,宜谋充实并劝导女生入学。学生语文程度颇差,应设法补救。教员程意亭课饰瓷科一年级图画技术颇佳,吴廷琛课饰瓷科三年级国画、指示画法甚为详明……” 以上报告虽为 1933 年与 1935 年而言,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该校 1938 年以前办学的现实情况。后因抗战,学校没有逐年招生,规模时大时小,在校生时少时多。 这十年是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十年,学校四度迁校,但师生不怕困难敢担当,同舟共济渡难关,为国家培养出 238 名毕业生。浮梁初职毕业生近 100 名,他们去湖北、往四川、到广西,涌现出晏清、谢谷初、潘文伟、段心裁等工程专家,张鉴、张景泰、吴康、何叔水、张松涛等陶瓷美术家。在这段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戴亮侪先生完成了几部书稿。厂校一家、人才汇聚,使偏僻的山区小镇——上埠空前繁荣。 [1]项缦卿 , 浮梁里村人,生于光绪初年,江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在省教育厅任职 20 多年,期间还一度任过彭泽县长。 [2]冯渊,曾任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国文、历史教员。 [3]方大瀛,1923 年景德镇分校第四届毕业生,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毕业。 [4]汪乃斌,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化学系毕业。 [5]王纲,浙江义乌人。日本留学生,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