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中国陶业学堂创建于饶州府高门(今鄱阳县鄱阳中学),历经时代变换,校址多次迁徙,1945 年定址景德镇后,经过数代先贤艰苦卓绝的奋斗,终将当初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成今日“本-硕-博”教育体系完备的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这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历尽沧桑,档案资料严重流失,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史料几乎流失殆尽。为此,2014 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启动“百年校史工程”,该工程的事务性工作由校档案馆校史研究室负责组织实施,校史撰写工作由校史编纂小组负责。按照该工程的总体规划,经过初步讨论,校史编纂小组于 2015 年底,拟定了主体工程《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史》编撰大纲,并提交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史编纂委员会通过。经过 3 年多的努力,在校史编纂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校史研究室的帮助下,校史编纂组按照“以史实为基础,凝练特色为主线”,真实地记录学校发展历程,彰显学校在扎根瓷都、植根行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漫长历史征途上的成绩;为学校在今后进一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培育高级专业人才工作提供借鉴。 经过多方寻查相关历史档案文献史料,反复论证,数易其稿最终编写出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史(1910-2020)》。 本次校史不仅重点记述了学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对学校早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疏证。由于前段办学经历相对较为久远,期间又经历了数次战争和校址数度更迁,给校史编纂组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缅怀先辈创业历程,铭记历史,更好的传承弘扬民族使命和行业教育精神,校史编纂组在学校领导和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学校档案追溯工作,先后到鄱阳县档案馆、鄱阳中学、上饶市档案馆、九江市档案馆、靖安县文史办公室、萍乡市高新区管委会、景德镇市档案馆、景德镇市政协文史办公室、江西省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西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进行查询和检索,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所获资料,经过初步研读和筛选,按“影像”和“文献”归类,以时间为序,初步整理汇编成《景德镇陶瓷大学 校史档案资料集》(第一、二卷,约 44 万字),以填补学校档案的空白,亦供“百年校史工程”研究之用。 校史研究室成员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编辑了《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史文集》(第 1、2、3 集,约 45.5 万字),分为《校史原墨》和《回顾与研究》栏目,刊登回忆文章、研究论文或转载史料,共计 85 篇。其间走访人次数百余人,切实的深刻感受到到当年先贤们创业的困苦与艰辛,同时也被他们高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概所感染、激励。 汪璠长子汪大纲先生(学校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学生),年愈八十旬 ,仍坚持带领校史组编纂成员到萍乡芦溪县的龙王桥,重走当年他在此读“陶校”的求学路。 一位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陶专首届毕业生贺治源老先生,在临终前反复叮嘱其后代,“一定要将其保存的毕业通讯录送给学校,学校研究校史会有用的!” 陶专时期毕业生,学校资深陶瓷专家祝桂洪在生前亦向学校表明,自己百年之后愿将自己一生收藏的陶瓷史料无偿捐献给学校,祝老先生逝后其子祝永忠尊父遗愿将数百册陶瓷史料、书籍捐献给学校图书馆。 萍乡芦溪的龙王桥村小学退休的彭校长,从故物堆中翻找出陶校的书橱和桌凳,无偿赠予学校。 许多教职员工翻家底,找出与校史有关的物件、相册等,提供校史编纂组研究。 在外地调查时,校友们积极为我们寻找线索、安排行程和提供帮助,在此对他们的热情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本校史共分九章(第九章意在从简,为未来续编预留空间),总计 22万余字,图表近百幅,力求达到图文并茂之目的。本校史的撰写工作是参考了郑乃章、颜惠崇、方霞和袁胜根四位老师编撰的《景德镇陶瓷大学百年校史》的基础上,以颜惠崇教授为主,年轻教师邢鹏为辅共同完成的。朱棉霞、王长贵馆长为此项工作做出了大量联络、组织和协调工作。学校领导始终给予热情的关心和指导。学校有关部门也热忱地给予大量帮助。 由于学校历史长达百余年,期间战乱频仍、校址数易、师生星散,许多史料难以查找,加之校史编纂组的修史经验有限,难免有错误、遗漏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