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1996年7月,调整组建了以秦锡麟为主任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和指导。学校各系(部)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1997年1月,党委颁布了《中共景德镇陶瓷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工作目标。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勤政、廉政、务实、开拓的作风带动机关作风的转变,在工作中真正体现出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宗旨。为了使全院教职工做到爱岗敬业、文明从业,学校开展的各类争先创优活动,与创建文明单位挂钩,凡在创建活动中渎职违章者,一律不能评优晋级,从而在制度上确保师生员工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创建活动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1998年3月,学校被景德镇市破格向江西省文明办推荐申报第六届江西省文明单位(1996年-1997年),同年10月获得批准。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的获得,标志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2005年,学院己连续获得五届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
一、加强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以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的《大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重点抓好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学校每年三月份,都要召开全校性基础文明建设动员大会,大力倡导团结、文明、友爱、互助的道德风尚,以“五创一做”,即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教室、创建文明寝室、创建文明食堂、创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大学生为中心内容,以创建文明教室和星级文明寝室为突破口,狠抓学生的文明行为,并成立了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文明监督岗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通过教育活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违纪现象逐年下降,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抓住典型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其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者和传播者。1996年,学校破格录取了一名见义勇为的学生蔡国安。该生曾面对持刀歹徒,大义凛然,誓死保卫母校财产,身负重伤,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典型事例,多次组织英雄事迹报告会,院报、广播站开辟专栏进行报道。蔡国安的英勇事迹,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二、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委宣传部立即下发通知,要求全校师生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纲要》。11月13日,党委中心组专题研究讨论了学校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下旬正式下发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该《规范》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为:“勤奋学习,爱党爱国;改革创新,明礼诚信;精心育人,敬业奉献;团结奋斗,建设陶院。”;二是干部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其内容为:“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尊师爱生,文明服务;尽职尽责,开拓进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三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其内容为“献身教育,依法治教;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2002年4月1 7日至19日,学校举行了全院教职工 “公民道德建设”知识抢答赛,材料学院、后勤总支、设计艺术学院分获前三名。
三、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的美化是体现一个单位精神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学校加大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整治,投资230万元装修工管楼、美术楼和机电楼,与先前落成的新校门浑然一体,相映成辉。1998年学校又装修了大礼堂和凹字楼;新图书馆和国际陶艺中心破土动工。学校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卓有成就,做到了四季都有常青树,四季都有鲜花簇拥,1996年获得江西省“园林化单位”称号。2003年下半年,学校在浮梁县湘湖镇选址兴建新校区,以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铲除赌博恶习
赌博作为一种社会丑恶现象,一度在学校极少数教职工中繁衍,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严重破坏了学校的育人环境。为净化校内风气,铲除这一恶习,学校党委、行政于1996午11月4日联合下达了《禁赌令》。《禁赌令》规定:党员干部赌博,一经发现就地免职,二年内不得提拔;一般干部一经发现,当年考评不合格。并把《禁赌令》打印放大张贴在每幢住宅楼,并加大督查力度,1998年,一名处级干部和两名科级干部被查出打麻将赌博,当即被免职,在学校引起震动与警示,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普遍支持。
五、加强普法教育
在“一五”普法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学校“二五”、“三五”、“四五”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从2001年开始,学校根据江西省普法办的要求,每年均组织全院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全省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统一考试。学校先后获得景德镇市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法工作达标单位、全国轻工业系统“二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等。
六、建设文明楼院、五好家庭活动
学校在家属区要求做到楼道无杂物,垃圾及时清理,教师的生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在计划生育工作,做到晚婚晚育,无计划外生育,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七、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由于历史原因,校园被分割成三块,教学区和生活区混在一起,校园周围有三个自然村和几个工厂,治安情况复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校园周边卡拉OK、录像、桌球、饭馆一哄而上,有的录像点唯利是图,播放一些低级庸俗,甚至色情片招揽生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给育人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干扰。1996年元月份,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集中力量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整顿和治理,共关闭2个卡拉OK厅、2个桌球室、1个养猪场,迁移了校门两旁的电话亭,对14家商业摊点进行了整顿,原来视为老大难的校门口乱停车问题,由于加强了门卫力量,实行着装上岗,彻底得到了解决。通过综合治理,优化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1996年获得江西省高校“治安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八、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突出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高格调,重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了校园文化健康与繁荣。一年一度的“五四”文化艺术节、卡拉OK大奖赛、新生革命歌曲大合唱、各类体育活动、学术讲座、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等,并建立了老干部健身房、教师健身房、学生健身房,大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文化,提高校园文化品位,1998年,由吴本荣作词,谱出了学校第四首校歌,歌词抄录如下:
悠悠昌江,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千年窑火,延续无数五彩的梦想。美丽的校园,灿烂的文化,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时代的骄子,社会的栋梁,在这里哺育成长。
泥土,塑就我们强健的体魄,烈火,练就我们不屈的精神,团结,勤奋,求实,进取,我们是振兴陶瓷的希望,团结,勤奋,求实,进取,我们是呼唤未来的力量。让我们用智慧谱写华夏辉煌的乐章,让我们用双手托起瓷都明天的太阳,瓷都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