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制“国府定瓷” 1946 年 7 月,蒋介石在庐山避暑,因抗战胜利,需制一批精细礼品瓷送给外国首脑, 想召见一位景德镇的陶瓷专家。他向江西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做了交代。王领受任务后, 立即找建设厅长胡嘉诏商议。胡到过萍乡,对汪璠比较熟,便推荐汪上庐山见蒋,王陵基表示赞同。 7 月 24 日下午,汪在庐山“美庐”见蒋介石,蒋询问景德镇的瓷业和陶校的情况。景德镇瓷器的特点等问题后,问及景德镇瓷器如何做得好时,汪回答说,“只要不计工本,不计时间,就可登峰造极”。当蒋问及可不可以由陶校负责设计制造一批礼品瓷时,汪立即回答可以,瓷质、彩绘、颜色釉和雕塑都可以,陶校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蒋遂确定由陶校负责设计一批精细陶瓷礼品分送盟邦,主要是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等人,其中也包括送给英国伊丽莎白公主结婚的礼品瓷,史称“国府定瓷”。 二、设计制作“国府定瓷” 汪璠一回到景德镇即组织陶校艺术教师潘庸秉、张志汤、赵金生、吴仁敬、余昌骏等并会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礼品瓷设计。总的要求是八个字:古香古色,富丽堂皇,办法是不计工本、不计时间。 第一批图样分两类:第一类陈设瓷, 第二类餐具。最后国府定调为下列六个品种:(一)蝠耳斛桷瓶,(二)双耳盾式瓶,(三)挂盘,(四)寿桃碗,(五)万花餐具,(六)新型餐具。蝠耳斛桷瓶分白胎、涩胎两种,白胎彩绘,涩胎刻花。两种瓶高约 40 厘米,由陶校实习工厂何云生、王喜魁承做。新型餐具由彭友贤[1]设计,融中国古瓷与西方器型为一体,由彭的瓷厂承制。圆器部分由饶华丰瓷厂承做。各种白胎加彩, 皆由学校张志汤、潘庸秉、赵金生率部分学生精工绘制。各品种图案、细彩万花、鱼虫等, 均用赤金描绘或点缀。经数月努力,餐具顺利完成。 次年,学校承制第二批“国府定瓷”,作为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大婚的礼品瓷。品种是餐具一套,要求是器型和画面都要体现中国的传统风格,又要为英国人所接受,制作上要达到御窑水平。汪璠与彭友贤等人商议,分工设计。器型部分彭在原来设计新型餐具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器型更加古朴,更具康乾风格。其白胎部分由饶华丰瓷厂承做, 琢器部分由彭的瓷厂承做。而画面设计方面则颇费周折,绘出多幅草稿。其一为“龙凤呈祥”,这是中国皇帝婚庆的传统习俗,龙象征着男性的皇帝,凤象征着女性的皇后。在这幅草图中,凤为从属地位,颇损女王形象,这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又绘制了“百鸟朝凤”和“丹凤朝阳”。大家都感觉很好,将草图送往南京。宋美龄请英国朋友评审。哪知英国人对凤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凤是不祥之物,何况草图也未体现婚庆场面。草图否定后,设计者重新思考,从戏剧中女皇帝穿龙袍受到启发,设计出“双龙戏珠”,画面是两条龙在彩云中抢龙珠,龙的外沿绘“万”字连方图案,内侧绘桃形连续图案,中心写“囍”字,周围盘绘五只蝙蝠,既蕴含“万寿无疆”“福寿绵长”“五福临门”之意, 又表现了伊丽莎白的帝王形象,也未使作为男性的菲利普亲王被淹没,颇具中国喜庆风俗和中国气派。这一草图得到宋美龄的首肯。画面定稿后,由名家重工粉彩精心绘制, 用黄金箍边,点缀龙须、龙眼、龙甲以及边脚。烘炉后,再用玛瑙石摩擦,使整个画面金光灿烂,熠熠生辉。这套雍容华贵的餐具样品共 331 件,分装两箱,于 1948 年 5 月 7 日运往南京。蒋介石和宋美龄看见实物比画稿还好,非常满意,随即以他二人的名义送往伦敦,标明是景德镇御窑生产。 [1]彭友贤,1930年就读巴黎国际美术学院。
部分国礼瓷设计图样
伊丽莎白婚庆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