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机遇
196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从上海机床厂工人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毛泽东亲自写了编者按:“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的是说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制要缩短,教学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史称“七二一指示)。于是,全国高校陆续恢复,江西省被撤销的9所高校中,至1974年有8所已经恢复。
1974年春节,万家灯火迎新春之际,原陶院刘三水、晏清、龚龙水等几位干部教师聚集一起,谈及复校之事,他们心潮澎湃,认为再不能沉默下去,必须付诸恢复陶院的实际行动。于是,开始紧锣密鼓,日夜兼程奔走于上级各部门和领导之间,大声疾呼,寻求支持和帮助。在大家的努力下,在中共景德镇市委、中共江西省委、轻工业部和相关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1975年8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75]教计学15号文件:即《关于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通知》至江西省。通知中指出“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你省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该校面向全国,专业设置对口轻工业部,由你省领导,争取1976年开始招生”。1975年12月12日,中共江西省委、省革命委员会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通知》,省函[75]第17号文件给中共景德镇市委、市革委。至此,景德镇陶瓷学院复办成真。在四处奔波中获得了圆满的结果。
|
国务院关于恢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文件 |
二、当年筹备,当年招生
根据省函【75】第17号文件要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复校工作由中共江西省委委托中共景德镇市委具体领导。1976年1月,中共景德镇市委报请省委批准由陈克光、史宇谦、胡怀陵、刘三水、孙本礼5人组成景德镇陶瓷学院筹备领导小组,陈克光任组长,史宇谦、刘三水任副组长。
|
陈克光 |
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复校工作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学校基础上进行。凡陶瓷工业学校的物资、财产、设备、图书资料均不得分散,概由景德镇陶瓷学院筹备领导小组接管。该校的干部、教师,凡适宜在陶院教学和工作的原则上转入陶院工作,现有陶瓷工业学校的中专学生,仍按原计划培养到毕业,不转为高等学校学生,从1976年起,中专停止招生。原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教师分散在景德镇的由市委负责调回,分散在其他地区工作的由市委上报省委,省委组织部尽量调回。原陶院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凡陶院需要的应尽可能调回陶院使用,外单位占用陶院的校舍、房屋,由市委负责与相关单位商议归还陶院。筹备期间所需经费,由陶院编造预算,经市委审核报省文办教育组会同省财政局解决,陶院近期规模暂定600人,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按1:3配备。专业暂设陶瓷工程、陶瓷机械、陶瓷美术,陶瓷雕塑,各专业的学制暂定三年。积极创造条件,保证1976年开始招生。
筹备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如何落实国务院对景德镇陶瓷学院“当年筹备,当年招生”的要求?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师资奇缺,设备全无,资料散失,校舍严重不足,特别是四人帮还没有打倒,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流毒还在。学校筹备领导小组明确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坚持“边筹备,边恢复、边招生”的原则,充分发扬学校艰苦办学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在废墟上开始新的创业。
在省委和景德镇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开学前调进教师52人,行政干部45人,工人17人,共计112人,组织机构本着精简的原则,暂设办公室、政治处(组织、人事、团委、工会均有政治处负责其功能)、教革组、总务处、陶瓷工程系、陶瓷机械系、陶瓷美术系、马列主义教研室、图书资料室、和院办工厂。景德镇陶瓷工业学校合并过来的学生暂设中专部,学校各机构的初步建立,为全面复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组织保证。
针对学校已停办八年,院筹备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全院干部、教职工,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取得共识。鉴于教师八年脱钩下放,专业荒废,对重新教学心中无底,学校于1976年3月至5月间,先后组织教师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华南工学院、江西工学院等高等学校参观学习和物色教师。参观学习结束后,陶瓷美术系雕塑专业的教师日夜复制了几十件作品,陶瓷机械系主动积极与景德镇市青花作业线挂钩,陶瓷工程系教师动手赶制窑炉模型,教师们分头编写讲义教材,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具。
院筹备领导小组积极联系回收校舍,并初步制定出学校基建总体规划,在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维修了美术系教学楼和一部分其他用房,新建了宿舍一栋,组织教职工自己动手,加班加点,铺筑了375米长的水泥路和2100米的沙石路,初步改变了院内破烂不堪、杂草丛生、道路坑坑洼洼的情况,达到了当年招生的最低要求。1976年10月开始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人数为150名,其中,陶瓷工程系50名、陶瓷机械系50名、陶瓷美术系的设计专业30名,雕塑专业20名,如期完成了“当年筹备,当年招生”的任务。这次招生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复校的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也是全国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但由于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工作结束的日期不一,经江西省文办教育组批准原定1976年秋季开学延至1977年3月1日。
1977年3月1日,学校举行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复校开学典礼”庆祝大会。江西省文办教育组、中共景德镇市委等发来贺电、贺信,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王树衡亲自到会祝贺。国家轻工部计划司于1977年2月26日提前发来贺电。
三、多方求援,组建教师队伍
复校后的最大困难还是人,尤其是教师,虽然调入了52名教师,但严重不足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为了尽快缓解这一燃眉之急,学校上下纷纷献计献策,多方联系求援、延揽人才。有时为了调进一位骨干教师,陈克光、胡怀陵等领导主动上门,三番五次直至对方同意为止,学校上下就是靠着这种磨劲和诚意打动了不少调出单位的领导和教师本人。从1976年至1978年三年中,除原学校教师52人调入外,又新调进教师33人,教师总数由开学时的52名增加至85名。
四、落实政策,调动积极性
平反冤假错案。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反右”扩大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原陶院和复校后调入陶院的教职工中有43人被查抄,14人立案审查,4人被错扣、停发工资,8人被认为有历史问题。从1979年至1983年,学校对错划右派的6位教职工彻底平反,推翻了强加在14人身上的不实之词,1985年底所有冤假错案基本得到平反。1986年学校继续对有关房产、查抄物资、扣停的工资和“文革”前有些学生受到的不公正处理进行了纠正。例如高级工程师戴粹新在“文革”中被停扣工资13000多元,原单位尚欠4300多元长期未补,经向有关部门领导多方反映联系,最后全部补发。离休老干部徐文,1959年与江思清合编的《景德镇陶瓷史稿》一书稿费2000余元,因徐错划右派长期不承认他是该书作者,扣发稿费,经联系,原单位补发了稿费。
发展知识分子入党。文化大革命前知识分子入党难,知识分子中由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入党更难。学校党委根据积极慎重的方针发展教师党员6人,其中讲师4人。
提拔10多位政治觉悟高,教学经验丰富,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选拔担任系、教研室领导,进一步发挥他们组织与领导教学的作用。
恢复和评定职称。1978年,经省批准学校恢复了胡献雅副教授、丁千等12人职称。1979年,1980年,学校有3批33人评为讲师。1980年胡献雅晋升教授,1983年周国桢、丁千、施于人、梁任生、尹一鹏晋升副教授。
|
胡献雅 |
由于知识分子政策的逐步落实,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在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自己动手编写教材,1978年底完成了全国轻纺院校教材编写工作会议,委托我院编写的《陶瓷热工设备》、《陶瓷机械》、《陶瓷研究方法》三本专业教材,完成了轻工业出版社预约的《成型与干燥》、《陶瓷的烧成》、《陶瓷器型与装饰》、《陶瓷原料》四本陶瓷技术工人读物;编写了《陶瓷工业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工学》、《陶瓷造型引述》、《国画人物技巧》、《分析化学》、《器型设计》、《图案》等300万字的讲义。老师们在复校之初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开出了49门课程,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复校初,连找一盏酒精喷灯,试管架进行实验教学都困难。面对这种状况,学校本着“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原则,认真制定了当年的购置计划,做到了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并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制作。两年中教师们没有寒暑假,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自己动手,用铁丝、石膏、硬币、硬纸壳做成教具、模型100多件,绘制出挂图160幅。在1977年至1978年两年里,学校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调进各种仪器设备,从731厂无偿和低价购进量具和教具等。当时设备不配套,在实验教学中就采用两个实验室同时进行操作,有些实验无法开出,教师不辞辛苦,利用寒暑假去兄弟院校或工厂补做实验,来满足教学基本需要。经过艰苦努力,至1978年底,学校先后建立了无机化学、电工物理、机械、工艺等专业实验室,可开出20余项理化实验。另外,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景德镇的优势,新生入学初就带领学生到各个瓷厂、陶瓷馆、陶研所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陶瓷生产过程,陶瓷文化,巩固专业思想。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
五、自己动手,整理校园
学校复校后,由于昌河机械厂占用原学校校舍做了厂房和宿舍,院内没有多少能适应教学的房子,陶瓷工程系和陶瓷机械系缺少正规教室,只能利用礼堂隔间上课。校园虽曾清理过一次,但仍到处杂草丛生,道路不整。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筹备领导小组向全院发出“劳动复校,勤俭办学”的号召,以组长陈克光为首的校、系各级领导与教职工打成一片,处处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建校劳动。
1977年7月,教职员工和76级学生“大战酷暑创新业,自己动手建校园”连续苦战四天三夜,在有经验的老工人指导下,高速度、高质量的完成了3750平方米的校园主轴道路路面和排球场的水泥浇灌任务,比专业施工队伍计划时间提前半个月,为国家节省投资4000多元。
1978年教职员工和76级、77级学生一道,又自己动手,仅用四天时间,再次高质量浇灌了4000平方米的水泥篮球场,在兴建陶瓷工程系、陶瓷机械系的教学大楼时,为争取早日保证教学使用,学校主动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组织学生平整土地,铺设道路,积极做到开工前的通电、通水、通道路,为工程争取了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师生除了参加建校劳动外,还积极参与了市区昌江河岸护坡建设劳动(即当时市政建设的“三路一坡”工程会战之一),使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一次优良作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发扬劳动光荣的好传统。
学校规定了义务劳动日,每到星期六下午,学校各部门、各系、各教研室、各班级、党政干部、教职员工、学生都拿着各种劳动工具打扫划定的区域范围。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先后回购了部分农田(现新厂校区的田径场和大三角地),均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土地平整,学生还开垦周边荒芜的土地,种上了红薯、芝麻等作物,所获收益支持贫困学生或用于班费集体使用。
六、制定目标,引领发展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工作大会召开后,景德镇也召开了全市科技工作会,陈克光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发言。发言中他代表学校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三年打好基础,八年赶上先进,二十三年实现现代化。
1980年的目标是:在规模方面,自1977年开始,开设四年制陶瓷工艺、陶瓷机械、陶瓷美术三个系四个本科专业,在校人数达到600人。要建设一支能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要编写出成套具有先进水平的专业教材。此外,还要大力开展图书资料和科技情报工作,积极开展陶瓷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主动争取轻工部和省市的科研项目。1980年,轻工部组织陶院与西北轻工业学院编写《陶瓷工艺学》教材,学校争取到该教材的审稿权,派祝桂洪老师带上书稿赴郑州瓷厂协助著名陶瓷专家汪璠先生审稿。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82年,学校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和科学实验手段等方面都要力争接近、甚至超过“文革”前的水平。
1985年的目标是:扩大办学规模。1985年在校学生人数要求达到1000人,在师资力量具备的条件下,争取开设研究生班,有计划的招收研究生。要继续办好进修班和函授班,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武装实验室,使之能为教学服务,又能为科研提供条件。1985年以前要编写出具有国内外专业水平的教材,到1985年,学校不但是培养陶瓷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而且应该是陶瓷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本世纪末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使学校成为具有相当高水平的陶瓷专业教育中心,科研中心和资料情报中心。